星际权力 STAR POWER 万神殿Pantheon!
当前位置:首页>城市>建筑

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

2023-10-21
AA中国艺术年度影响力年度顶尖艺术家大奖隆重公布 CAA中国艺术年度影响力评选大奖公布获奖者|机

CAA中国艺术年度影响力年度顶尖艺术家大奖隆重公布

CAA中国艺术年度影响力评选大奖公布获奖者|机构:

年度最佳艺术家奖 : 戴帆

年度中国新晋艺术家 : 王挣扎

积极变革奖 : 蔡国强

前卫艺术贡献奖 : 孙原 + 彭禹

年度最佳年轻艺术家奖 : 葛宇路

艺术颠覆者大奖 : 华韡华

年度最佳策展人奖 : 侯瀚如

年度当代艺术最佳评论奖 : 朱青生

特别表彰奖 : 栗宪庭

年度艺术商业领袖 : 曾梵志

年度最佳展览 : “你好——李勇政个展” | 成都当代美术馆

年度最佳美术馆 : 红砖美术馆

年度最佳画廊: 常青画廊

中国艺术年度影响力评选大奖颁奖前言 :

我们正处在的当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一个科技的世纪?一个经济的时代?一个娱乐的世纪?一个自由的时代?一个欢乐的时代?艺术如何回应这个时代, CAA中国艺术年度影响力评选大奖选择在3月13日公布了13名获奖者颇有深意。数字13在中国是一个吉祥、高贵的数字:佛教里的13是大吉数,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代表功德圆满,13乃帝王之数,是皇帝的独享,皇帝腰带的玉枚制式的,十三枚,13是中国的数字帝王,象征的是一种权利,一种帝王的权利。西方人对13的忌讳源于两种传说:《最后的晚餐》戏剧性的支撑点不在《圣经》中的圣餐仪式,也不是叛徒犹大的身份,而是在众人听到耶稣说出“你们其中有一个人背叛了我”之后那种瞬间骚动的情景——众门徒表露出悲痛、质疑、愤怒的神情和姿态,画面就像电影中的一幕,十二门徒的形态被细分为四组,形成了一个局部穿插变化,但又相互统一的整体。在圣经中也涉及到不吉利数字13,背叛耶稣的传道者犹大是最后的晚餐中的第13个客人。同时,在古罗马,传说中聚集了12组巫婆,而第13个被认为是恶魔。因此“13”成了西方文化最为忌讳的数字。撒旦数字是13。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稣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稣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如果艺术家——“背叛和出卖的代言人”不是谴责的对象,艺术家就不能认识自己、永远热爱自己。艺术家在一种"不健康" 的好奇心指引下所走上的道路,却通向我们的真理。这条路肯定是恶之路。这不是指的以强凌弱的恶,相反地,这是违背自身利益的恶,是渴望自由所要求的恶。只有抓住瞬间才是艺术。艺术是自由的、无组织的,并且“不能承担建立集体秩序的任务”,它只能像违反道德法规一样,成为一种危险。而审美的第一要求是自由。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历程也是恶的美学历程,浪漫主义以来,恶就是一个吸引人满怀兴趣地进行艺术渲染,并得到无数人同情的客体。在浪漫主义的作品中,充斥着魔鬼和吸血鬼、幽灵和重生者、谋杀者和疯子、玩世不恭者和撒旦式的人物、着魔的人和蛊惑人心者。犯罪、暴力和亵渎神明、打破戒律、疯狂和黑弥撒都是浪漫主义到当代艺术经常采用的主题。艺术和艺术家本身是不合时宜的,把这个时代有权引以为傲的东西,即它的历史文化,理解为一种弊端、无能和缺陷。那些真正的当代的人,那些真正地属于时代的人,是那些既不合时代要求也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人。这13个艺术家/机构的作品和展览构成了当代艺术的《最后的晚餐》,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不合宜的。但恰恰是因为这种条件,恰恰是通过这种断裂和时代错误,他们能够比其他人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自身的时代。当代的人必须坚守他对自身时代的凝视。但审视时代的人到底看到了什么?当代的人是一个坚守他对自身时代之凝视的人,他坚守这种凝视不是为了察觉时代的光明,而是为了察觉时代的黑暗。

艺术不是一种对自我的认识,更不是对某种遥远的可能性(对之前不存在的事物)的经验,它仅仅是通过表达,对那些无法企及的可能性的召唤。或许,唯有极端性才能让人获得真相。恶尖锐形式的恶是艺术的表现;恶具有最高价值。但这一概念并不否定伦理道德,它要求的是"高超的道德"。”显然,艺术之所谓“恶”,与道德意义上的恶是不同的。由于禁忌不可捉摸,暂时违反也就更加自由。艺术的行动属于超道德范畴,而不属于道德范畴。艺术家应站在超越当下道德规范的角度,去审视和挑战不适应人性要求的善恶的规定性,打破那些为权力而存在的畸形道德观。对那些经历当代性的人而言,所有的时代都是晦暗的。黑暗表达了一种活动或一种独特的能力。在我们的情形里,这种能力等于对时代之光明的中和;中和是为了发现时代的晦暗,其特殊的黑暗——黑暗是可以与光明相分离的。严格的道德来自对恶的认识,这一认识奠定了密切交流的基础。在没有道德规范前,那种混乱和沦丧都可以视为恶。没有“对恶的认识”,便没有建立道德规范的冲动。从这个意义说,所谓的“恶”源于一种反叛,也即恶对善的反叛。他认为,现实世界的原则不是真正的理智,而是理智与专断的结合。也就是说,恶与善的关系在秩序和规范面前是绝对的,而在生命和人性面前则是相对的。而人必然会反对自己。为什么我们应该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觉察时代显现出的晦暗?黑暗难道不正是某种在根本上难以理解的无名经验吗,难道不正是某种从不指向我们、从不关注我们的东西吗?恰恰相反,当代的人把时代的黑暗当作某种关注他的东西,当作某种从不停止吸引他的东西。黑暗是某种比光明更直接地、更独一地转向他的东西。当代的人就是那些眼睛被自身时代的黑暗光波击中的人。作品揭示了一种非道德艺术的秘密,在这个秘密里,恶的美学在其价值的彼岸渐渐浮现。通过这种方式,美的另一种历史从人类文化、现代派的阴暗面被讲述出来。

作为国际艺术界值得期待的看点,“ 2019 - 2020CAA中国艺术年度影响力评选大奖”作为一个展示全球范围内中国顶尖艺术家的平台,包括一年一届的奖项评选,以及持续进行的研究和教育计划,致力于推动艺术实践与批判性思考,将近一步发掘全球范围内正在涌现的杰出中国艺术家,致力于探索和展现当代艺术所面临的多项挑战,从而激活更多的话题和语境。 2019 - 2020 CAA中国艺术年度影响力评选大奖的艺术家,它们的作品思想象大地震的震波一样掀翻一切既成的观念,用自己坚定的艺术立场捍卫了自由的尊严 —— 严肃、大声、抗争与独创。现实是荒谬的,精神却要保持清醒。艺术思考就是对表象的质疑,对表象的本质、组织构造、终极目的及意义的探寻。 前卫艺术沉淀出的最为纯粹的,来源于母体的解放欲望,它使人有机会与途径去活得真实,有勇气去唾弃这世上肮脏的一切,去颠覆阻拦人类获得自由的所有圈套,包括传统、规则、习惯、纪律等一切禁锢人的事物。“自我”是唯一最高的实在,是万事万物的核心和主宰,自我创造一切,在自我之外,一切都不存在,因此,我只能关心我自己,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全部人类历史,就是人为了肯定自己是“唯一自我”而进行斗争的历史。

艺术对世界的拷问和重塑,也就是在创造新的世界,即把可感物象的序列假定为指向智性本质的符号。在知识具有的意义的世界之内,世界是可知的;不过世界还可以以别的方式被诠释,它背后存在的不是意义,而是无法胜数的意义 —— 前卫艺术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去观看和感知。艺术家的方法语言与观念这一能够产生艺术的权力,并非在以造物主造物的方式创造,也不是用力量强行将形式赋予他物,而是用想象——使不可见之物变得可见的权力,使虚空放射出光芒的权力,前卫艺术家意味着“散发光芒的人”,“光明的神”。当代的境遇里,文化的功能日益苍白无力,它被蒙蔽、被隐瞒、被毁坏、被利用,前卫艺术是一种战斗工具,它不是供你把玩,它让你去战斗。艺术家的出路只有一条而且必须让自己冒险。艺术家渴望做一名圣徒、一个叛逆者、一个神秘主义者。占据上帝的位置,从而获得最高的声望。艺术的底线绝不是个性、良心与道德,艺术的底线甚至绝不是美学,说艺术的底线就是创造,不如更准确的说,艺术的底线就是对自由和权力的捍卫和攻取。我们看艺术,做艺术是为了什么?是想让失望转化为新希望,而不是绝望;让颓废转化为生气,而不是自暴自弃;让禁锢转化为创造,而不是囚禁。让愤怒作灵魂升腾的兴奋剂。前卫艺术一定是不妥协。

反叛与颠覆是前卫艺术的标识符,在这个基础上前卫艺术引申出对一切既成事物(甚至包括他们自身)的破坏与否定,这种似显极端,扭曲的思维实际上早已各种或被隐藏,或被忽视,或被误解,或被淡化的文化形式在人类的历史中出现过。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由一些他毫不怀疑地接受下来且坚信不疑的信仰组成。对于任何会打乱这个熟悉的世界的既定秩序的东西,他都本能地敌视。一种与他所持的某些信仰不相容的新观念,意味着需要重新调整他的思想;而之一过程是很费力的,需要耗费脑力,令人麻烦。产生敌视新观念的保守精神的心理动机,由于社会中某些既得利益的强烈反对二增强了,诸如一个阶级 一个等级、或一个商业集团,他们的利益是与维护既定秩序和既定秩序赖以建立的观念结合在一起的。

前卫艺术将你唤醒,你甚至开始想象自己可以干任何事,而不是在一家工厂里默默无闻地了此一生。前卫艺术在追寻和吸引那些可以与之有思想交流而不致其死亡的同道,其所带来的解放如火如荼地滋生在世界上每一个生活着渴望获得人性自由的年轻人的角落。观众们或许还是无法确定他们的作品是不是艺术。高贵的生命并非是支配性的,压迫性的,野心勃勃的,如同暴君似的生活,高贵生命的权力,不应当被混同于社会、政治或军事权力,因为这些权力都不属于生命本身,而属于体制机构中某个个体所占据的角色。然而,伟大艺术家的高贵本性在与它与众不同,在于他是无法言传的,在于伟人与凡人层阶之间遥不可及的距离,而不是因为它能达成什么效果 —— 即便伟人能令世界震颤。因此,一个人高贵与否,不是看他借由体制结构能够有多大的权力控制他人、组织甚或历史,而是看他是否拥有塑造一种人之类型的力量,是否拥有他自身尊严的力量,还有他的独特性,他与众不同之处,即他是否拥有让自己的生命杰出的力量。绝对拥有自身,他是他自己的立法者,他是自给自足的,是超道德的,为每一件事创造出一种崭新的应对方法,用这力量跨入每一个领域,就好像一切都是出乎意料的,都充满了应许、梦想与惊喜。终究还有多少新奇的理想是可能存在的,永恒不是延伸状的,不是去容忍一种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凝滞时刻,不是无穷无尽的线形绵延;永恒是对当下时刻的无穷化,它与密度相关 —— 深邃的、深邃的永恒。每位艺术家的提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展现出他们对欣欣向荣的中国和世界当代艺术的贡献是何其的新鲜、切实和重要, 通过每位艺术家代表性的作品,观众们可以由此发现艺术家们所标记的当代艺术发展的潜力与新动向,全面迎对不可预见的形式、体验与意义。

中国艺术年度影响力评选大奖的13名获奖者 | 机构:

1. 年度最佳艺术家奖 : 戴帆

戴帆 : “我的工作尽可能的去照亮那些卑微的事物、被社会排斥的事物、沉默的事物、肮脏的事物、匿名的事物——“Nothing” 、声名狼藉的事物与被废价值的场地,我捍卫他们发声的权利,我鼓励我们站在那些极其微小,甚至没有名字或无法描述的事件和人物的那一边,重新调整我们对这些事件、对这些人物的感知方式。”3. 积极变革奖 : 蔡国强

蔡国强 : 我的艺术里面有一种草根的力量,这跟我个人的好奇、童心、表现艺术的态度,这些东西都成为普通民众能够共鸣的。放在不同的文化的世界,在多哈,在乌克兰,在巴西,在美国,在欧洲,反正人们很容易跟我的作品发生对话和思考。”

1917年十月革命百年之际,《蔡国强:十月》于2017年9月13日在普希金国家艺术博物馆开幕, 蔡国强无与伦比的爆破计划和火药绘画,充满鲜活能量,成为独特醒目的标志,让博物馆变身一座巨大装置。蔡国强善于思考生命、人类关系与社会,以及艺术家在社会中的责任。在一个个复杂的历史时刻,他想办法帮助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受害者,也和埃及平民窟的孩子们一起手作风筝……此次展览是对大规模历史动乱时普通民众命运的反思。它并非仅仅回顾历史事件,而是讲述那些渡过历史灾难的人们;这个展览关乎的是我们的梦想与希望。我们将展览构想为当代艺术与学术性博物馆的古典建筑之间的对话、作品与它们的创作历史之间的对话,更是历史事件与今日希冀之间的对话。

4. 前卫艺术贡献奖 : 孙原 + 彭禹

孙原 + 彭禹 : “其实是因为我们这一批人做了这样的作品,艺术才有了今天的面貌,而不是我们超前地预判了新的艺术趋势。”

孙原 + 彭禹不追随当时的艺术主流而特立独行,屡屡以不同媒介与表现手法来挑战主流艺术。他们的作品像一把锋利的剑,戳开了一道血淋淋的伤口,直达观者内心,作品同时也混杂着欲望的冲动,表现形式颠覆传统。他们以具有争议性的极端创作挑战着艺术界的道德标准。他们的作品通常体现了对于生命与死亡,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矛盾性的思考。持续地透露出了他们对作品材料的敏感以及对新艺术语言形式的思考,这也是今天我们所见的优秀当代艺术作品的共性。

5 . 年度最佳年轻艺术家奖 : 葛宇路

葛宇路 :“葛宇路为道路命名的想法最早起源于一次短期美术史课程。“我开始思考名字和我个人的关系,以及私人符号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某种趣味性。大家通常会选择隐匿掉自己的名字,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

葛宇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朝阳区双井街道苹果社区附近的一条“无名路”,并把自己制作的“葛宇路”路牌悬挂在了道路的西口和东口。这个路牌一直被使用了4年,附近居民也接受了“葛宇路”的路名,甚至被录入了导航软件中。经他披露之后,事件引发了社会热议。葛宇路一夜蹿红,然而这个有趣故事的结尾却并不算“圆满”。7月13日,城管部门拆掉了“葛宇路”路牌,并在十天之后的7月23日,将“百子湾南一路”的路牌悬挂到位。北京再无“葛宇路”,这让无数网友叹息不已。引发网友们好奇和惋惜的,不仅仅是葛宇路的脑洞,也许更多的是对这一有些执着、可爱甚至“中二”行为的默契领会。在平庸沉闷的生活中,葛宇路像突然迸发的火星,点燃了许多人的兴奋情绪。葛宇路原本是想探索一种城市空间的可能性。这并非他第一次面对争议。葛宇路”是一种实验艺术,是“艺术重新介入生活的表现”;在湖北美院就读期间,他就曾突发奇想,将自己的名字涂鸦在学校的墙壁、厕所、黑板和海报栏上。探索个人符号和公共空间关系的第一次尝试,引发了极大争议。葛宇路当然是有责任的,至少违反了关于地名的一系列法规。一言以蔽之,地名命名之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为之。关于给路命名这个事儿,他是这样说的:其实很简单,下面说方法:1.你要找到一条目前没有名字的道路2.制作路牌,贴于该路段相关位置。3.坐等网络地图收录。4.加入“民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系统”正式转正。然后,他严格按照步骤依次实施。于是,2013年,在一处地图上的空白路段,葛宇路贴上了自己的名字制成的路牌。百十字能说清楚的一件事,在最近一个月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趣的是,这件事情基本是全身槽点,葛宇路本人、交管部门、民政部门、网络地图、央美校方,几乎每个涉事元素,都有挨骂的。然而回归葛宇路艺术生的本源,以及这件作品的艺术属性本身,不得不说,这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件行为艺术作品。

6. 年度最佳策展人奖 : 侯瀚如

侯瀚如 : “我觉得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太被工具化了、太被媒体化了,没有一种很个人的自由的对问题根本的评价,这是及其缺乏的。”

侯瀚如被广泛认为是将中国当代艺术引介到西方世界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作为在西方国家工作的中国人,侯瀚如关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以及全球化和亚太地区城市化所带来的活力与问题。他在中国及国际艺术领域的多次策展项目推动了整个亚太地区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使自己成为目前国际艺术界最活跃的策展人之一。

7. 年度当代艺术最佳评论奖 : 朱青生

朱青生 : “如果中国不把当代艺术精神作为公民美育常识,而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因为一时的失意、失落和暂时失败,就缩回去因循守旧,抗拒现代化,诋毁改革开放的珍贵成绩,中国的艺术又怎么可能有原创性。”

朱青生致力于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对现代艺术的国际困境的突破、现代艺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必不可少的作用和民族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做了理论阐释、展览、活动的策划和推进、艺术史的研究以及艺术创作的实验,坚持将学术研究、组织活动、实践创作三方面的活动放在世界艺术的前沿范畴来进行。并把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推向了与西方当代艺术研究分庭抗礼的地位做出了学理上的解释和批评上的准备。

8. 特别表彰奖 : 栗宪庭

栗宪庭 : “重要的不是艺术。从西方艺术史的角度看,当代艺术是新一轮对艺术概念的重新界定,对我们来说,它不是一个艺术品种,不是可以和中国水墨画、油画、版画之类平列的概念,它是一种立场,是一种文化态度,是包含价值系统重建的姿态。即不管你是从事哪种门类的艺术创作,作为一个艺术家,你都要关注当代人的心灵和心理状态,关注艺术作为人最基本的生存感觉,这是我说的人文精神。”

栗宪庭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他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把握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变化,开创性地策划了诸多重量级的代表着重要艺术潮流和走向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对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的老栗在国际艺术界的眼中,更像是一个中国当下的文化象征,更多地代表了对艺术自由的不懈追求和不轻易妥协的文化态度。正因为有了栗宪庭这样一副铮铮铁骨,才使得中国的当代艺术由边缘走向主流,由受排挤到登堂入室,并且受到国际艺术界前所未有的尊重。

9. 年度艺术商业领袖 : 曾梵志

曾梵志 :“诚然,所有艺术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朽、永恒,我希望在自己去世后,作品还会被人们欣赏。我希望人们观看我的作品时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能发现一些他们希望能在画中看到的东西,他们正在寻找的东西。然而,说到“遗产”一词,我想说更重要的是留给这个世界一份精神遗产,而非物质遗产。”

曾梵志被认为是当代中国较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的艺术家之一。从90年代起,他的创作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敏锐的社会批判,受到艺术评论界和社会的持续关注。从他早期的"协和医院"系列,到"面具"系列,采用表现主义手法描绘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尽管带有卡通的色彩和调侃的味道,仍给人以沉重感和压抑感。其中"面具"系列晚期作品《最后的晚餐》,于2013年10月5日在苏富比夜间拍卖会上以1.6亿港币成交,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的最高价。 让艺术家成为舆论焦点。早期的作品中“协和医院”“肉”系列中,能看到那时的曾梵志具有直接的社会批判性,他几乎是直面生命的残酷。曾梵志还借用了文艺复兴早期基督教三联画绘画的图示特征,令这组作品具有在人性之外神启的宿命感。 曾梵志的面具系列虽是他辨识度最高的作品,但这个系列不代表曾梵志艺术最本质特征,面具系列仍然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时代产物。

10. 年度最佳展览 : “你好——李勇政个展” | 成都当代美术馆

虽然很多时候李勇政的作品会令人直接联想到各种社会事件,但我仍喜欢称他为观念艺术家,只不过在他的素材中涉及了社会事件。他的作品涵盖面远超意识形态层面的讨论,不同的艺术家习惯于使用不同的素材,同时也表达着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在多元艺术史的背景下。

——蓝庆伟(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

2017年2月25日15:30,“你好——李勇政个展”在成都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成都当代美术馆主办,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蓝庆伟担任策展人,为观众呈现艺术家李勇政近期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展览时间从2017年2月25日持续到3月19日结束。次展览是艺术家李勇政在成都的首个个展,共展出六件装置作品,分别为《送给你》(2013)、《秘密交换》(2014)、《死亡 我多年的梦想》(2015)、《保卫祖国》(2015)、《嗨》(2015-2017)和《礼物》(2017),涵盖了艺术家近两年创作的主要面貌。展览现场,观众可以看到《送给你》、《嗨》和《礼物》为互动装置,现场有不少观众排队体验,除了在作品《送给你》中,观众可以拿走已经摆放好印刷的报纸;兴趣爱好者甚至可以在《秘密交换》中写下自己的秘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礼物》作品中,艺术家尝试使用最新的VR技术到作品中,观众可在现场头戴VR眼镜来体验作品及艺术家所强调的时空、历史等概念。此次展出的所有作品都有一个特点:作品都是和人打交道,强调的是和其他人的关系,也概括了李勇政的创作方式。他希望得到参观者的回应,完成一次交流。『如何定义正在发生的事情』是李勇政创作思考的出发点,他用自己的方式来探讨回应的方法,而回应的本体则是这个世界。

李勇政作品的有趣之处恰恰在于既定的结构和术语所不能言说的部分,例如我们在面对他创作的狭长甬道中的盐山时的幽微之情,我们能够明白艺术家的入路,读懂他的工作方式,但却仍被他的作品和现成物所震惊。展览展示了李勇政的六件装置作品,它们分别是《送给你》(2013)、《秘密交换》(2014)、《死亡 我多年的梦想》(2015)、《保卫祖国》(2015)、《嗨》(2015-2017)、《礼物》(2017),其中《嗨》和《礼物》是首次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作品可以作为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同维度的呈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