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帆,当代中国造园一代宗师,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高峰,对世界影响极大。
戴帆园林以概念与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结构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空间神秘莫测,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
戴帆的代表作品“山西大同造园”在不同的建筑、不同的空间用不同的角度探讨人类的社会文化、艺术、建筑、宗教等,信息量巨大,系统庞杂,在参观这个园林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作品中包含许多禅宗的思想,结合“山西大同造园”谈一下戴帆对禅宗与空间之间关系的创造性建构:
空间的作用或者空间的厚度仅仅是一扇半开半掩的门,它通向既是心理的又是宇宙的深层,而设计是反射这些体验的表层;还有另一种情况,截然相反,空间是一种由具体可感觉的触觉的空间,体验正是在这个空间内部进行的。一切体验都是在空间环境中——好比在水中,在空气中。所以空间具有双重性,在空间的内部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空间,既满又空的空间,也就是思维的空间。空间就是这个中介,在这个既满又空的空间中,思维在说话,空间在思维。
所以,成为空间目标的思维与成为精神—体验目标的空间最终找到了这个会合点。
“山西大同造园”二楼有一个艺术展厅,展厅进门的门头上有一头朝向外部六牙大象,六牙大象的鼻子一直穿过房间通向对面的墙上构成了一个窗户,好像把房间之外的空间吸入象鼻之中,释迦牟尼从蔸率天宫降生于人间时,乘六牙白象,其母摩耶夫人昼寝,梦六牙白象来降腹中,遂生释迦•在藏传佛教中,六牙白象用鼻子挑着一个带刀刃的因陀罗轮。我们规定空间的一个变种,这是我们的一个态度,一个步骤,一个方法,一个策略,绝对不是一个终极。我们用一种游戏的态度对待一个空间。禅宗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一种醒悟,禅宗称这种经验为觉悟。中国与禅相关的建筑几乎都是去陈词滥调的去强调“禅意”,一种美学意境,其实没有把握住“禅”的本质,与禅的精神相去甚远。禅的本质,在于抵达和把握世界的存在,即所谓“真实在”,禅给予我们看透世界的眼睛。
“我无法可说,而我正在说它,那正是诗,就像我需要它。”在逻辑上没有意义的言论和问题仍然有其用途。公案表面上看来无意义的问题和回答研究和思考,或者具有启发作用,或者使人直接感知现实。公案可以具有意义,即使其意义在逻辑的疆域之外。 “实证主义者在智力方面达到了无的境界——而后去屏蔽远离它。佛教徒走向它,并且更进一步,将其运用于物质生活和非语言的层次。实证主义者获得了无的概念,佛教徒则领悟了其本质。如果为实验性设计设定一个严格的定义:基于“结果无法预知”的行为而产生的设计,支持朝向意外事件、惊奇和无法预测的过程的设计。
让抽象的空间变成一个动物,为什么要用禅宗,这是关于用一些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它会产生一些新的意义,已经有意识地把一个宗教的具体的东西跟一个建筑的东西放在一起,一个公认的宗教史的动物跟一个建筑空间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拉开两个概念的距离,创造更大的思考空间。这个其实也预设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从这一点到那一点,从这个历史到那个历史,从这个事件到那个事件。
戴帆谈到他的构思,当中国现代很多建筑去模仿古代园林意境之后,戴帆已经开始思考园林新的方向。当然至于最后做出来的作品是不是园林,那也不是戴帆所考虑的,戴帆的目标是要终止之前的那种关于园林的思考,除了这个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这个已经是戴帆在重新思考的。目标是用一种新的思考来改变园林的结构,用一种方法代替之